乐鱼平台信誉好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乐鱼平台信誉好 > 乐鱼平台信誉好介绍 > 《再见爱人4》观众最盼着离婚的,已经不是黄圣依了
《再见爱人4》观众最盼着离婚的,已经不是黄圣依了
发布日期:2024-11-04 21:04    点击次数:74

点击上方蓝字 KnowYourself>右上角 ··· >设为星标 ⭐️

大家都看了《再见爱人》第四季没?

就算没看,相信应该也刷到过近期引起热议的夫妻——李行亮和麦琳。

节目中,麦琳强调自己是付出型性格,总把老公、父母和孩子排在自己前面。但同时,她又会因为老公没有给到自己想要的回报,而感觉委屈。

她责怪李行亮没有关心过她,李行亮想澄清「你腰不好,我给你买了腰凳」,「给你买了身体乳、擦手的」,但麦琳一口否定了他的付出:

图片来源:《再见爱人》

对此,观察室的嘉宾说:「她就是想让别人猜自己要什么,但别人又猜不对」。

李行亮也表示,这些年两人一直处在一个死循环中:

麦琳不提出要求,他就不给她买东西

他不买,她就不高兴

但他买了,她又不要

他让她花钱自己买,她又不花……

许多网友和观察员都表示难以理解麦琳,在大家看来,只要麦琳明确地告诉李行亮自己想要什么,问题就容易解决多了。

图片来源:《再见爱人》

但这个循环很难被打破, 因为麦琳其实有意或无意地让自己保持在这种「被亏欠」、「不被满足」的状态中。

她自己不舍得买新衣服,同时强调「二十多岁时任何一个追求者,都能让我过上富太太的生活」就是因为自己选择了李行亮,才要在今天处处节俭。

网友们直呼: 「这太令人窒息了」、「这不是 PUA 吗?」「总让李行亮感到亏欠,就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控制权啊!」

节目播出后,麦琳和李行亮已经取代了杨子和黄圣依,成为网友「劝离」呼声最高的组合。

大家所说的这种令人窒息的操纵、以爱为名的绑架,在心理学里被称作 情感勒索(emotional blackmail)——利用他人的恐惧感、义务感与罪恶感,来控制对方、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[1]。

在亲密关系中,情感勒索者往往有如下几个典型表现:

力图控制他人:不懂适可而止,一定要对方答应才肯罢休; 忽视他人的申辩:面对对方的提问根本不接话,而是另起话头(「你说的很有道理,但是……」)或觉得对方提出的想法不重要; 坚持认为自己更无私、更高尚:「我才是为了这个家好,你这样做太自私了」; 不承担自己的责任:明明对于关系中的冲突也负有责任,但坚持自己一点错都没有,对方才是需要负责的人。

其实,情感勒索不止发生在爱情里,在我们与父母、好友的相处中同样存在。尽管在不同关系里,情感勒索者的「说辞」可能不尽相同,但都存在共性。

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聊聊。

情感勒索的四种类型

分别为: 惩罚、自我惩罚、苦情与引诱。

1.惩罚

惩罚也分为 主动的惩罚与消极的惩罚。

主动惩罚是情感勒索者直接说出自己的威胁。例如,「如果你不借我钱,那我们就立刻分手。」「你要是之后工作不在家这边,你以后也不用回家了。」

消极惩罚则是用沉默来暗示别人「哪里做错了,自己好好想想」。在要求被满足以前,不会主动发起沟通,而是继续保持「不说话」的状态。

没错,相比之下,消极惩罚常常更令人窒息。

2.自我惩罚

自我惩罚则是用自己的幸福,甚至自己的生命来威胁别人,如果别人没满足自己的要求,就会对自己做什么可怕的事情。

比如, 坚持没苦硬吃式的付出和自我牺牲,更甚者用自残挽留要离去的恋人,用自杀绊住想要远离家庭的孩子等等。

3.苦情

苦情者往往将自己的悲惨境遇归咎为命运不顺,从来不会思考是不是自己的问题。Ta 们会和别人输出大量负能量,让人觉得应当满足 ta 们。

当然,偶尔的抱怨和吐槽是可以的,毕竟人都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。但如果你发现在关系中,对方 不断地向你输出负能量,并且还在言语中暗示你需要为 ta 做些什么的时候,就要警惕是不是情感勒索了。

图片来源:《再见爱人》

4.诱惑

诱惑往往隐藏在承诺和甜言蜜语之下。这种类型的情感勒索者很擅长找出关系中另一方的需求,并以此作为突破口,声称如果不按照 ta 们的想法和要求去做,那就什么也得不到。

表面上, ta 们似乎在给予另一方鼓励,承诺会给出自己的爱、金钱或事业,但这些都是「空头支票」,永远没有兑现的那一天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关系中的情感勒索者未必只有以上一种表现,可能会在四种表现之间来回切换。

不仅如此,ta 们还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,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索取自己的需要,同时削弱另一方的力量:

例如,把自己塑造成「权威的角色」,把拒绝勒索的人塑造成「需要 ta 们指导的角色」——常用句式:「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米都多,你不听我的以后肯定会后悔。」

又或者当另一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态度时,会被勒索者贴上「不理智」「想太多」的标签,否认其表达的合理性——常用句式:「你这么激动干什么?我又没说什么,你就是太情绪化了。」

图片来源:《再见爱人》

此外,一旦情感勒索者发现自己没办法控制另一方的时候,就会找其他人成为自己的同盟,或者拿其他人来做对比。

比如,被催婚的人们发现,除了自己父母不断地提出要求外,亲戚以及父母的朋友有时也会加入,时不时还会拿「孝顺」、「社会规则」说事。再不济又会说:「你看别人都可以,你为什么不行?」

面对这种比较,许多人会忍不住不断满足勒索者的要求,来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。

身处其中时

被勒索者常常很难抗拒

很难拒绝情感勒索,并非是因为愚笨或是过分软弱,而是因为勒索者利用了我们的 恐惧感(Fear)、义务感(Obligation)与罪恶感(Guilty),来掩盖 ta 们的自私需求。

1.恐惧感

对越是亲近的人,我们越是不会掩饰自己的害怕、紧张、恐惧。所以在情感勒索中,对方会有意无意地利用我们的恐惧感来威胁我们。

比如说,对方可能会利用我们对分离的恐惧,威胁我们一旦不听 ta 们的话,就要和我们断绝关系(「分手」、「搬出去」等等)。

一旦恐惧被触发,我们就会忍不住去想一旦对方离开后,自己会陷入多么悲惨的境地。

但实际上,如果我们静下心来、跳出恐惧,会发现对方可能只是虚张声势;即使对方离开,我们也依然可以得到其他人的爱和支持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2.义务感

在情感勒索中,对方会把自己不合理的要求,扭曲为我们应尽的「义务」。 Ta 们会强调自己放弃和牺牲了多少,来让我们感到亏欠于 ta 们。

利用义务感总是能让我们一而再、再而三地上钩,甚至自己在被勒索后,也不愿意承认。因为社会不断教育人们「尽义务是件好事」。

3.罪恶感

人们很难抵抗罪恶感,是因为人们很难承受自己犯了错,犯错意味着可能会失去别人的认同,或是意味着失败。

对方利用了我们希望自己「做个好人」的愿望,通过 把不属于我们的责任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方式(「你得对我的快乐和生命负责!」),让我们产生过度的内疚感与罪恶感。

在情感勒索中,对方会不断强调我们之前的「罪行」,来迫使我们继续对 ta 们愧疚。

但并非所有的情感勒索者

都是「故意」为之

现实里,在关系中对另一方进行情感勒索的人,并不全都是带有明确目的的操控。相反,ta 们中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人,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给构成了一种伤害。

那么又是哪些原因,造成了这种 「无意识的勒索」呢?

情绪不诚实

情绪不诚实

许多无意识的的勒索者,在关系中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,行动和心愿发生错位。内心深处有许多委屈、期待或愤怒,但并不直接表达, 而是通过一些在外界看来充满暗示意味的言语、行为来发泄。

这种错位,本质是对自身情绪的不诚实,情绪不诚实最不良的后果是造成情绪功能失调——

总是陷入不明原因的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 内心混乱,搞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难以表达清楚自己的真实感受,也很难理解别人的情绪变化 面对决策,无法有效的采取行动[2]

图片来源:网络

长久缺乏安全感

长久缺乏安全感

情感勒索的习惯,可能是 经历过一段关系从「掌控」发展到「失控」而形成的,比如:

在子女成长过程中,父母逐渐感觉到自己的掌控越来越弱 起点相近的一段夫妻,一方放弃事业照顾家庭,另一方迎来事业上升期

关系中「失控」的体验,会让人长期处在忧虑和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中。

当 ta 们想向对方索要某个东西被拒绝之后,会将挫折与心底更深的、徘徊不去的对失控的恐惧联系起来;ta 们也会把对方的拒绝当成一种警告:如果不赶紧采取行动,失控会越来越严重,自己最后会变得一无所有 [3]。

于是情感勒索者会深信, 只有不断使出强硬手段,才会有人重视自己的需求,才不会被抛弃。

处在结构性的困境中

处在结构性的困境中

还有些时候,是由于情感勒索者深处一种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困境中。

通常,当关系中的一方持续处于资源弱势或依附地位时,会始终觉得自己不具备价值。并在试图提出自己需求时,缺乏「议价」的能力(Bargaining power),只能通过释放情感压力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处境,不让它变得更糟。

这种处在结构性困境中的角色,常见的形态之一就是婚姻中经济实力或主体性较弱的女性。这也是为什么,很多儿女会更容易在与母亲的相处过程中,体验到被勒索的感受。

图片来源: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

女性在家庭关系中对伴侣、子女付出了大量的体力劳动与情绪劳动,但她们的劳动往往并不能换来有价的报酬。使用情感勒索,便成为她们失去权力后,来验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的、无可奈何的手段。

除了结束,怎么做才能改善

一段情感勒索的关系

诚然,不论是婚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,我们都很难做到直接干净利落地离开。那除了结束关系,我们还能怎么办呢?

对于被勒索者,下面是一套可以帮助你从认知到行动全方面应对勒索的方法。

a. 行动前坚定地鼓励自己:「我不需要依赖这段勒索的关系」

很多时候你会选择屈服于勒索,是因为 内心已经认定了一个消极的结果——认为如果让对方生气或者离开,自己的生活会一团乱麻。比如一旦对方扬言要离开,内心就会闪过「我无法承受一个人过日子」的念头。

这时你可以先给自己一个 积极的心理暗示:「我很坚强,我能承受得住。」改变这种负面的声音,结果其实未必会很糟糕。

你也可以逐渐扩大自己的社交圈。从单一的关系模式中走出去,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有很多机会与除了 ta 之外的其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。

图片来源:《内心强大的美女白川》

另一个方法是 「扭转行为」:把自己过去面对勒索时的行为列出来,然后用「过去,我……;现在,我……」的句式,写出这些行为的反面。例如:

「过去,我暂时屈服是为了以后再表明我的态度;现在,我要在冲突中坚持自己的立场,当场直接表明我的立场。」

平时大声朗读以上内容,增加你拒绝被勒索的信心,为下一步直面勒索做准备。

b. 行动中,用SOS法应对情感勒索

SOS法,指的是在应对勒索过程中的三步骤: 停下(Stop)、观察(Observe)、谋划(Stratgize)。

第一步停下

在情感勒索中,对方往往会制造紧迫感,不给你留思考时间,强迫你立刻作出决定。这时你要告诉对方你需要时间。

而且,越是看起来非常重大的事情(比如婚姻、换工作),越是需要更多时间来想清楚:这个决定对对方意味着什么,是否会伤害到你自己,需不需要牺牲自己来达成对方的目的。

第二步观察

勒索场景就像一个戏剧,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因此你不妨跳出来,转换成三方视角,给自己空间收集信息:

观察对方:ta 到底想要什么?ta 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?如果我没有同意,对方的反应是什么? 观察对方提出的需求本身:这个需求是否合理?哪些需求我能满足,哪些不能?这个需求是否对我有伤害?对方考虑我的感受了吗? 观察自己:在当时的情景中,我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?对方的哪句话或者哪个点让我失控,觉得自己被勒索了?

图片来源:《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》

第三步谋划

在这个阶段,你可以有技巧地反击或拒绝勒索。

当面对对方直接的威胁时,坚守自己的立场,并向对方指出这只是 ta 自己的决定和想法,你完全可以选择有不一样的反应。

如果对方对你进行人身攻击、贴标签,或者是一再追问你「到底在不满什么、你到底要怎么样」, 这时可以深呼吸,先把自己的情绪和即将说出口的反驳放到一边,重新回到正在讨论的事情上来。

-「你怎么变得这么无情,你以前不是这样的。」

-「我是否无情先放到一边,暂且不论。我们继续聊聊刚才那件事,我还是不能接受你的做法。」

此外,我们需要不断向对方明确自己的边界。

明确边界不是代表在关系里,完全不能做任何让步,而是为了避免习惯性地为了配合别人,一味地满足对方的需求,而多次模糊自己的边界,持续不断地妥协,从而令对方觉得 ta 做什么你都可以。

如果你感觉明确边界很难,或许是因为你还需要一些拒绝的勇气。在任何感到自我怀疑的时刻,都可以来我们的即时咨询师聊聊。 当你在一段平等的关系中,体会到了被尊重、被在意,你才会重新找回自我肯定的力量。

如果你发现自己是无意识的勒索方,并希望能够做出调整和改变,来弥补对方、以及修复关系裂痕,可以试着:

a.做好长期、刻意练习自我觉察的准备

自我觉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情绪诚实,无疑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它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尝试,放下那些功利的目的,卸下层层防御,去直面自己内心最脆弱、最柔软的部分。

一些日常生活中练习情绪诚实的 tips 供参考:

1)用尽可能丰富的方式,如自我对话、写日记等来描述和记录自己的情绪及变化;

2)在生活中留意不去对自己的情绪加以评判,不作情绪的好坏分类,更多问问自己,发生这些情绪意味着什么;

3)从安全、开放的场景(如即时疗愈、心理咨询、与朋友的聊天)开始练习真实的情绪表达。

b.学会做一个「脆弱」(vulnerability)的人

别误会,这里的「脆弱」不是贬义,而是一种低防御、面对未知保持开放心态的良好状态。在这种状态里,你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实情感,愿意全然接纳各种可能性 [4]。

不论是生活的变动还是关系的挑战,你都始终相信自己,也更有勇气信任亲密他人,你既能强大且「脆弱」的活着,也能与他人相互扶持度过难关。

图片来源:《日日是好日》

c.把注意力放回自身,做到真正的「爱自己」

注意,真正的爱自己,出发点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,也不是执着于从中取得某种成就,而是由内而外地善待自己,去做那些真的令你感到轻松、快乐,并有助于察觉自我的事儿。

比如,你可以去发展一个兴趣爱好,不论是大是小,去找到能让自己一做就开心,而且可以一直做的兴趣,都会对消解你的负面情绪起到实质的帮助。

以及最后,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自己变成了亲密关系里的勒索者,并能够看见关系中的另一方,依然努力地坚守在你身边, 那么,记得好好珍惜!

今日互动

你有过被情感勒索的经历吗?

你是如何应对的?

References:

[2]Greenberg, L. S., & Paivio, S. C. (2003). Working with emotions in psychotherapy (Vol. 13). Guilford Press.

[4]Bruk, A., Scholl, S. G., & Bless, H. (2018). Beautiful mess effect: Self–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115(2), 192.

本文关键词:情感勒索

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,如果没提到,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~

图片源自网络,侵权请联系

编辑 / KY主创们

我们同时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,

包括:即时咨询、心理教练、心理咨询等,

欢迎使用 知我心理小程序 或 知我心理APP

点点 在看 ,重获情绪自由👇

勒索者李行亮情感情绪麦琳发布于:上海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从付航脱口秀夺冠探寻非线性成长密码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乐鱼平台信誉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Powered by365站群